首页你我中文网 > 靖明

靖明 靖明 第21节

作者:冬三十娘
人死如灯灭,皇帝这盏灯死后的排场再大,礼部所拟的新君登基诏书中是如何评论他的呢?
朱厚熜有些感慨,颇为诚心地五拜三叩。
这个堂兄在后世那些传说里的荒诞是真是假,朱厚熜都已经不在乎了。
他应该已经帮朱厚照改写了在登基诏书中所遭遇的评价。
后面大明朝新的历史,将由他来书写!
第31章 张太后的小手段
随后一段早就拟好的祭告及受命文被念出来,无非就是表达哀痛、感谢信任、接受托付、我这就去坐你的位子了、你放心之类的意思。
华盖殿外,出席登基大典的高品文武官员们已经等候在殿外的台阶上,等待鸿胪寺的执事官领他们陛见皇帝。
陛见完之后他们就要去承天门外等候着大典正式开始。
“陛下已具衮冕,前去奉先殿、奉慈殿、几筵殿了。”
等有人问起,他们被告知了皇帝的行程。
没错,朱厚熜又去了一趟几筵殿,这次换上了皇帝最高规格的行头。
十二团龙遍布全身,以通经断纬的缂丝技法精心制造出来的衮服富丽堂皇。
头戴乌纱翼善冠的朱厚熜已经另有一番气度,就在百官等得焦急时,他终于再度出现在华盖殿里。
……
“大典快开始了吧?”
仁寿宫内,张太后也已经盛装等好。
“回太后,报时鼓又敲响了一次,陛下已经离开华盖殿过来谒见您了。”
正式的登基大典开始后,朱厚熜还会再在宫中走一趟,见三个重要的人物,去几处地方行礼,然后到奉天殿登基。
行殿传回的消息让张太后再次勃然大怒过,但已经无能为力了。
现在她紧张又不安,问起一旁的老太监:“金生,你底下人现在已经在各地预选了多少淑人?”
伺奉张太后很多年的太监袁金生肃容回答:“各地已报来四十八人,都是上上之选。这一些是肯定能通过前五轮名列三百人入宫来的,到时奴婢亲自关照着,五十个淑女之中定能选出合太后意的三人,供陛下选出皇后。”
张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又说道:“定要多挑几个骨相易生养的在五十人之列,不作为皇后之选。谁若能第一个诞下庶子,将来便如同我亲女。现在,这件事必须让他给个准信!”
袁金生跪下称赞道:“太后隆恩,不知谁有这个福分。”
朱厚熜哪里知道还不满十五实岁的自己已经被张太后惦记着,压榨甚至隐隐控制了呢?
知道了他也不在乎。
现在,他也终于要来见这个张太后了。
是她首肯了让自己当皇帝,而后来也退让了不要求朱厚熜继嗣。
进入正殿之中,先看到的就是身旁跪倒了不少太监宫女的张太后。
此时,她脸上已经颇有老态了。宫中生活再优渥,这个时代的保养方法也不能让已经五十岁的她保持青春靓丽。
看着英气勃发的朱厚熜走近,张太后从他的眉眼里依稀看出自己儿子的模样。当年登基的儿子,也是在这样的年纪。
张太后一时情绪激动,眼睛红润起来。
毕竟是长辈,而且是太后,朱厚熜行了拜见礼:“侄儿厚熜拜见太后。”
“快起来快起来。”张太后虽然听到侄儿这个称呼无可奈何,但还是堆起了笑,“早听鹤龄的夫人多次转述皇帝英姿,今天总算见到了。”
朱厚熜笑着说道:“母妃也托侄儿向伯母问好,侄儿昨日谢笺颇为不敬,还望伯母海涵。”
“都是为了朱家基业。”张太后感叹了一句,“听说今天皇帝在行殿将杨廷和他们驳得哑口无言,我放心了不少。”
听到回报时,她着实很意外。
现在她再次审视着这个侄子,心中对他十分忌惮。
朱厚熜又再次行了行礼:“伯母请放心,侄儿虽然不得不坚持,但一定代皇兄尽孝。适才皇兄几筵前,侄儿也向皇兄承诺过。”
张太后似乎很宽慰地点着头:“皇帝有这份孝心,比名分更重要。如今皇帝不肯继嗣到我名下,听说将来继嗣一子给你皇兄的事,阁臣们也百般劝阻?”
“是有这回事。他们也无非是担心将来再起大位之争罢了,只要没这样的隐患就不会有问题。”
“……那皇帝准备如何处置?”张太后盯着他。
“朝臣们担心的也不无道理。侄儿想,若是直接封王前往就藩,也许朝臣们就不会反对了。”
张太后顿时僵住了,那岂非是让夏皇后带着孩子先去就藩?她张太后是不是也要一起去?
想到这里她心情大坏,勉强笑道:“皇帝的心意我知道了,这事再议吧。大典在即,皇帝先去忙。”
朱厚熜笑着告别:“夜里再来向太后问安。”
晨昏定省,朱厚熜决定把这个表面工作做一做。
毕竟到了这紫禁城里,可就不像在王府之中一样有很好锻炼身体的场所了。每天早晚在这宫里转一圈,那多少也算是个运动量嘛。
但到张太后这里打个转,会得到的好处是极大的,至少会让她和朝堂中的一些大臣没话说。
以后再做什么事的话,也算仁至义尽了。
小孩才置气,成年人会演戏。
从张太后这里出来,他又去了已经搬到清宁宫的夏皇后那里。
新君马上就要登基了,她已经不能再住在坤宁宫里。
到了这里居住,地位自然不再是往日可比。
而这里比仁寿宫的条件就差了不少,房屋平矮不说,还比较阴冷。看得出来,也是刚刚收拾出来不久。
朱厚熜先前在几筵殿中见过她,但现在更正式一些,而且是面对面。
客套寒暄过后离开前,朱厚熜对她说了一句:“皇嫂节哀。朕既然有承诺,一定不会让皇兄当真绝嗣的。”
有这个指望,这个宫里曾经的皇后至少不会一味站在张太后那边。
她是觉得在皇宫中把孩子养大更舒心还是干脆去就藩更自由自在,朱厚熜更相信后者。
夏皇后眼睛红润起来,行着大礼:“臣妾叩谢陛下。”
朱厚熜微微一笑,离开这里前往邵太妃的居所。
夏皇后亲耳听到朱厚熜再强调了一遍那个承诺,心中大石落下了地。
方才只是匆匆一瞥,她看清了这个“堂弟”健康又富有朝气的脸庞。
听说虚岁只有十五,比自己小了足足一半。
夏皇后既希望他早点生下一个皇子继嗣过来,又希望他缓一缓稳固好根基,这样生下来的孩子应该也更健康、更有希望长大……
……
后宫之中外西路和外东路宫区就像它们所处的位置一样,其中居住着的也是已经边缘的女人。
朱祁镇废除了殉葬的做法之后,前任和前前任皇帝的后宫妃嫔们便都在这里面养老。
生前就有皇后位份的,自然能够得以居住在条件更好的仁寿宫、清宁宫这样的地方。
宪宗朱见深的贵妃邵氏之前却只能在整个紫禁城最西北角的英华殿,与其他前代妃嫔们蜗居在一起。
宪宗一朝最宠幸万贵妃,邵贵妃却依然能成为唯二受封贵妃的妃子之一,之前所受的宠爱可想而知。
朱厚熜听老秦侃过,其实他父亲朱祐杬也曾经有可能被立为太子。只不过朱祐杬的母亲邵贵妃最终退缩了,因此朱佑樘得以顺利继位。
结果阴差阳错,邵贵妃的亲孙子还是入主了这座紫禁城。
人家是母凭子贵,如今的邵太妃却是奶奶凭孙贵,如今以太皇太妃的身份住进了……未央宫。
朱厚熜很奇怪,怎么是这个名字?
问了一下魏彬,只听他左右望了望,然后才凑近了些小声回答:“未央宫是太妃旧时居所,她老人家就是在未央宫诞下三位皇子的……”
朱厚熜皱了皱眉:“未央宫是东西六宫之一吧?”
第32章 奉天承运皇帝
魏彬有点心虚地应声称是:“宫中历来并无定制,只是太皇太后与太后居于仁寿、清宁二宫乃是成例……”
朱厚熜明白了过来,脸色微冷。
张太后耍这点小手段,是要为难他嘉靖吗?
东西六宫是皇帝的后宫居所,把邵太妃安置在这是什么意思?
朱厚照驾崩了,她的皇后迅速被安排去了另外一处太后居所清宁宫。
而辈分比张太后更高的太皇太妃邵氏,虽然从原本条件更恶劣的英华殿搬到了未央宫,并且美名其曰这里是她原来的旧居,但规矩在这呢!
未央宫在内西路,位于仁寿宫的东北角。
朱厚熜兜转一圈又回到了这里。
在魏彬等人紧张的情绪中,朱厚熜先没表示什么。
到了未央宫门口,就见宫女扶着一个双手张向门口的老妇人,她双目无神地到处看,眼里流着眼泪:“皇帝到了吗?皇帝在哪里?”
“祖母,孙儿在这里。”朱厚熜赶紧走过去。
邵太妃泪流满面,双手颤颤巍巍地摸着他的脸,又摸到头顶丈量着他的个头一般:“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老人纯粹至极的亲情让朱厚熜心里也柔软酸涩起来,扶着她的手慢慢往正殿中走:“祖母,孙儿现在回来了。再过不久,母妃和您的两个孙女也要过来了,到时候都住在一起,您可以尽享天伦了。”
邵太妃只是不停地留下喜悦的眼泪:“太好了,太好了……”
她依旧看着面前的朱厚熜,但眼眸中没有焦点。
邵太妃一共生了三个儿子,但这三个儿子在成年就藩后如今已全部去世,孙子这一辈更只有一个朱厚熜一个男孩。
也就在这种听闻儿子一个个去世、孙子也一个个早夭的日子里,往日的贵妃、后来紫禁城中的边缘人邵太妃哭瞎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