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路一鸣道:“以陈泽岳的资历,指挥王启年将军不免会有些缩手缩脚,而王将军也不免会有些怨言,大战在即,如果将领之间意见不合,这是大忌。”燕南飞附和着骆道明的意见。
“即便是过山风,指挥王启年将军也勉强,这几年,过山风一直将王启年将军放在侧翼,便是担心这一点,陈泽岳更不行了。”路一鸣道:“主公,战事不能有一点马虎,我情愿征召预备役士兵,本土的秋收我们再想办法都可以。”
李清思忖了一会儿,道:“启年师这几年来一直没有什么大仗打,将这样一支强军老是放在一边也太过于浪费,陈泽岳的意思是如果调启年师过去,他甘愿为副手,辅佐王启年。”
路一鸣大摇其头,“这不是主公心里话吧,王将军勇则勇矣,但指挥全局作战,王将军能力不及,力有未逮,这陈泽岳倒是将球踢给了主公。”
“如果真要调启年师过去,那么王将军的职位便需要变动了。”燕南飞道:“陈泽岳的位置王将军是替代不了的,如果主公有心要调启年师进入岷州,那么王启年将军就不适合再呆在启年师了。”
李清点点头,“你们顾虑的是,启年师战力强大,肯定是要用到最需要他的地方去,就调他们进入岷州战区吧,胡子那里我来说,让他挪挪窝吧!我给他找一个新地方去大展身手。”
路一鸣有些顾虑,“主公,这样一来,启年将军心中只怕不快,启年师他带了这么多年,现在拱手让人,岂会甘心?”
李清挥挥手,“都是老兄弟,我亲自和他谈,一鸣啊,你给启年写一封信去,让他回定州一趟。胡子也是爽直之人,我与他好生说道说道,想必他也能理解我的苦衷。”
“那好吧!”路一鸣点头道。
“廖斌怎么处置,要不要押回定州来?”路一鸣问道。
提到廖斌,李清站了起来,在厅中来回走了几步,咬着牙道:“廖斌,哼哼,哼哼,押他回来干什么?传令给陈泽岳,将这个畜生给我直接押到全州去,交给龙啸天,在全州城旧址之上,给我将他千刀万剐,处以凌迟之刑。”
霍地站定,李清回过头来,眼露寒光,“全州城中一把大火,多少百姓为化为飞灰,全州受他之累,这几年下来,仍然没有恢复元气,对于这样的家伙,万万不可心存半点怜悯。”
“是!”厅内众人一齐站了起来。躬身应是。李清攻城掠地,对于原地区的统治者,一向是优容有加,只是迁出原地,搬来定州居住即可,而将一个原州的最高统治者处以凌迟大刑,这还是第一遭。也是定州崛起之后第一个遭到这样处罚的敌人。
挥挥手坐下,李清道:“不要提这个家伙了,败兴。拿到这个家伙,也算是了了我一桩心愿。对了,一鸣,龙四海和祈玉他们的船队有水息了么?”
路一鸣道:“已经有消息传了回来,我们的商队将在九月的时候返回定州,听说收获颇丰啊!”
“那是自然!”李清笑道:“新大陆之上说是遍地黄金亦不为过啊,我相信等他们一回来,下一批前去淘金的大陆商人将会络绎不绝。清风!”李清的目光转向坐在一侧一直默不作声的清风,叫道。
“哦,将军,什么事?”清风抬起头来,显然刚刚她走了神儿,想到别的地方去了。
“你在想什么呢?”李清奇怪地问道,清风出现这样的状况,这段时间以来,已经是多次了。
“哦,没什么!”清风摇摇头,理了理头皮,“将军有什么安排么?”
“大船一动,黄金万两,你的监查院要动起来,不仅要在我们辖区内大肆宣扬,鼓励商人们出海,便是在洛阳统治区内,也要动起来,要大力宣扬龙四海,祈玉他们的收获,这可是一本万利的事情,我们来者不拒,那些商人想下海去淘金,我们照样欢迎,并愿意在一路之上提供保护。”
“我明白了!”清风点头道,“将军放心,在我们的商队第二次出海之际,一定会有洛阳统治区的商人秘密加入其中,并且会大有收获地返回,这是一个范例,我会让他非常成功地出现在洛阳辖下商人们的面前。”
“嗯!挖天启的墙角,我可是乐此不疲的。”李清笑道。
众人都大笑起来,路一鸣站了起来,道:“主公,即然如此,我们便先行告辞,将主公交待的事情一一去完成,前几天听说嫣然公主有喜了,想必主公也急着回去陪嫣然公主,我等就不占用主公太多时间了,哈哈哈!”
众人都笑着向李清拱手行礼,告辞而去。清风低头随着众人,也准备退出去,却被李清叫住了。
“清风,自从你从宁州回来之后,怎么一直心事重重啊?”李清含笑问道。
清风摇摇头,“没事,只是现在数个战场同时开打,院里的事千头万绪,压力有些太大而已!”
李清走上前去握住清风的手,怜惜地道:“也不要太累了,要大胆地把事交给下边的人去做,你任事都亲历亲为,便一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呢?”
“嗯!”清风低下头,轻轻地应了一声,“将军,我先回去了,嫣然公主还太小,有了身子,想必特别希望将军多去陪陪她。”
李清点点头,“好,你不要老是住在监察院里,没事的时候还是去桃花小筑多住住,那里环境好得多,有利于你的身子。等过了这阵子,我也去桃花小筑住几天。”
第八百九十一章 内院
李清原本在定州的大帅府经过扩建,成了现在周王的皇宫,虽然与洛阳比起来,显得极为寒酸,但在定州来说,却亦是最为豪华,壮观的建筑群了,李清让出了自己的大帅府,自己则住到了原本尚海波的住宅,尚海波当年一直是定州的二号人物,整个宅子占地约数十亩大小,李清迁来此地之后,出于议事,安全等各方面的考虑,也进行了一翻整修扩建,使现在的摄政王府的占地规模也达到了百余亩。
比起一般的家庭,百余亩的住宅地那已经是相当大了,但以李清现在定州辖下广大区域的实际控制者的身份,便显得很寒酸了,便是定州的一些大商人,例如龙四海,向文金,祈玉等,所建起的豪宅也比这里大些。
百余亩地听起来很大,但算上李清府里的人数,便显得极为拥挤了,到了夜晚还好些,摄政王府里下设的一些官吏都各回各家,到了白天,这里完全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即便是晚上,算是后宅的人,再加上数量不菲的侍卫,仍然是显得拥挤之极。
路一鸣等人曾多次上言,要另行择地或者就是扩建摄政王府,都被李清一口否决,说得多了,李清便指着洛阳方向道:“我希望自己能尽早地住到那里去,那里很宽敞,宽敞到我可以每天睡一个房间,数年之间都可以不重样的,你们能尽早地实现我这个愿望么?”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路一鸣燕南飞等人也便偃旗息鼓,洛阳皇城,内城那雄伟之极的城廓之中,数万间房屋迭比鳞次,的确如李清所言。
李清不愿扩建王府,后宅便显得很狭小了,嫣然是正妻,住着东厢房,霁月在西厢房,而后来的宝儿便只能更向后,在挨近花园的地方,收拾了几间房屋出来,供宝儿居住,比起嫣然与霁月,地方又几乎小了一半。
大家伙儿住在一起,便成了低头不见抬头见了,谁那里声音稍许大了一些,另外一方的人便可以听得很清楚,再加上后宅里有安民,济世与心怡三个小孩,便显得更加闹腾了。
嫣然如今有了身孕,东厢房里的人便格多地多了起来,嫣然身份尊贵,又是正妻,自然得到的照顾便要更多一些,而且嫣然如今肚子里揣着的孩子可谓是虽然还未落地,但已经身系着一大批人的未来,所以在得知嫣然怀孕之后,第一时间,皇宫之中的周王便送来了大批名贵的药材,补品,现在的周王在皇宫之中,很是合格地作着一个橡皮图章,除了用传世玉玺给各种命令盖章之外,基本上任事不管,而且更让李清满意的是,周王对于原台岛之上的大臣偶尔的求见,也是很干脆利落的一一拒绝。
周王做得很光棍,李清自然也不能亏待了他,每年拨给周王的用度比起他自己来多了好几番,便让他光光鲜鲜,舒舒服服地做一个寓公吧,而且周王到定州之后,整个中原之地对于到底谁是正统的争议是一浪高过一浪,定州监察院更是适时在其中推波助澜,让这股争论一直便没有平息过,用心良苦的定州终于有了收获,已经有不少的清流名士通过各种途径到了定州。而且周王在定州登基之后所开的恩科,来应试的举子已经是以往的数倍之多,这让李清格外高兴。
当然,在定州参加科举,可不是你中举之后便能一跃龙门,得授官职。定州开科取士,并不像洛阳那边是三篇文章定终身,而这只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很多的杂学也一并要考试,这让很多终身研习科考文章的举子无不铩羽而归,光做得一篇好文章在定州是行不通的。而且应试中举之后,还要经过定州专门设立的行政学校经过系统的培训,方会根据其综合能力得授相应的职位,一般都是从低级的职位做起,如同洛阳那边状元,榜眼,探花等名列前矛的人青史留名,无比荣耀之外,定州中举的人大都默默无闻。
当然,李清这种改革科举的方法也不是没有负面影响,很多士人便抵制这种考试方法,路一鸣等人也曾建议李清一步一步地来,但李清对这一点毫不退让,唯一的妥协便是将那些文章做得花团锦簇,学问做得好的人专门设立了一个同文馆,将这些人养了起来,这样的人便让他们专心地去做学问吧,学问做得好,不见得官就做得好。
李清此举,使得得授官职的人基本上都是极其务实的士子,这些人也许文章做得一般,学问也只是过得去,但胜在做事专业,效率上佳。
而在定州,像任如清,许小刀等位居定州高层的人,你要说他学问有多深,那是见鬼,他们也就勉强认得字,但论起他们在专业上的造诣,放眼大楚,那基本上是找不出来的。
定州辖下一整套与大楚区别甚大的官僚体制已基本建立,在他们的管理之下,定州势力蒸蒸日上,这让李清心情极度愉快,今年发动的数次战争,都以定州获胜告终,现在虽然在前线形成相峙之局,但李清相信,用不了多久,这种对峙局面便会在定州政治,经济,军事,民生等各个层面的合面打击之下而告破裂。
嫣然有孕,使李清又有了意外之意,不过让李清分外担心的是,嫣然还太小了一些,今年也不过十六岁,这放在李清的前世,这个年纪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打滚,还只是一个中学生,但在这里,却已是为人妻,而且马上要为人母了。
年纪小了些,生孩子自然便要艰难些,也更危险一些,所以自从嫣然怀孕以后,不仅是周王紧张,便是李清也是十分担心,神医桓熙这段时间便成了摄政王府的常客,隔三岔五地便得进王府一趟。周王本身也将宫里的御医派了一个经验丰富的过来,但被桓熙毫不客气地赶了回去,桓熙觉得,这简直便是对他的侮辱。
桓熙何许人也,称他为定州医疗之父也不为过,遍布定州辖下,以及定州各军之中的大夫,军医,医馆中的大夫或多或少都能与他牵扯上关系,而其侄子桓秋更是定州医疗系统的最高长馆,除了这一层,桓熙与李清的关系也极其深厚,便是李清,对于脾气古怪的桓熙,都得礼让三分。
嫣然靠在软榻之上,身后立着两个中年侍女,这是在得知嫣然怀孕之后,周王特地给嫣然派来的,理由是这两人经验丰富,为人老成,有她们来照顾,周王能更放心,对于周王的这一说法,李清一笑置之,因为担任宫中侍卫统领的李武在第一时间便将这两个中年侍女的老底儿禀告给了李清,这两个中年侍女一辈子都没有结过婚,更没有生过孩子,何来经验丰富一说,他们来到嫣然的身边,唯一的原因便是这两个女子武功高强,他们是来保护嫣然,以防不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