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你我中文网 > 傲气凛然[精校版]

傲气凛然[精校版] 第122节

作者:天子
“芝泉兄,你竟然敢说自己人微言轻?你已经是堂堂的陆军总长,难道还嫌官不够大?”包季卿含笑问道。
段祺瑞一愣,随即摇摇头,有些尴尬地笑道:“就知道瞒不过你这人精……不过此任命还需等待参议院通过,小弟才能正式上任,估计回去后也就差不多了!辅臣兄请放心,小弟绝不会干对不起老朋友的事。”
包季卿这才露出真诚笑容:
“不多住两天?估计再有三四天,一鸣老弟就会回来,他不知芝泉兄到来,如果知道的话,一定会留在成都翘首以待,他可是很钦佩芝泉兄的……闲聊的时候,他曾私下对小弟说过,北洋三杰里面他只佩服芝泉兄一个。”
“哄我高兴是吧?如今他萧益民的大名天下皆知,川滇一战更是打出名将的风采,大帅也是赞不绝口的。”段祺瑞意味深长地说道。
包季卿一听收起笑容,诚恳请求:
“还请芝泉兄回去之后,在大帅面前美言几句……无论怎么样,一鸣老弟和四川边军都拥护大帅,绝不会与同盟会有何瓜葛,更不会干出拥兵自重的勾当。”
段祺瑞欣然点头: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辅臣兄也不要多心,这回大帅派遣小弟前来,不就是安抚慰问的吗?大帅给辅臣兄和一鸣老弟都晋衔一级,就是很好的证明。”
包季卿趁热打铁:“谢大帅!也感谢芝泉兄的厚爱!请芝泉兄回去之后,向大帅转达我边军的难处……这两年来,陆军部和地方均无分文粮饷下拨,总不能指望一鸣老弟一直掏自家腰包吧?”
“如果陆军部确实有困难,但至少也得给四川都督打个招呼才是,能补一点是一点,否则这日子真的过不下去了。”
段祺瑞没有出言搪塞,而是郑重地点了点头:
“这事小弟记在心里,责无旁贷,总不能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吧?小弟回去之后就会想办法,哪怕陆军部一时无法解决,也会报请大帅,责成四川政府负担边军粮饷……”
“这几天小弟也亲眼看到了,虽然边军弟兄都穿上新衣服出来接受检阅,但是鞋子都开了口,站在后排的不少人还穿着草鞋,脚上都是血泡,武器方面,除成都仿制的手枪还算好点儿之外,步枪和十几门火炮都很陈旧!”
“一鸣老弟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还拿出一大笔钱来修营房办军校,确实不容易啊!”
三天的视察中,包季卿爽快地满足了段祺瑞的所有要求,详细地介绍了边军的招募、编制和训练情况,有问必答,简明扼要,最后还向段祺瑞介绍骑兵团长唐五麟等中级军官,寻根溯源之后,发现唐五麟等人的父辈都是往日旧友,又让段祺瑞一阵感慨,对边军的构成和艰难唏嘘不已。
完成视察的当天晚上,段祺瑞谢绝了边军和都督府的宴请,返回住处洗了个热水澡,立刻伏案疾书,将三日来的视察情况完整地记录下来,四川边军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了。
这是一支纪律严明、勇猛彪悍的百战强军,虽然加上已故总督赵尔丰留下的两个营,官兵总数只有两万余人,而且装备较差,粮饷欠缺,但就是这两万余人,在同时展开的川滇之战和康藏平叛中,打出了威风,打出了名气。如果袁大帅不多加笼络、收为己用的话,很可能会把这支军队推到对手的阵营里。这年头再多的勋章和嘉奖、再多的口头安抚都是虚的,唯有真金白银才是最实在的。
段祺瑞一行离开成都后的第三天,风尘仆仆的萧益民回到成都家中,接过包季卿递上的两枚勋章,再看看桌子上镶金绣银、做工精美的中将军礼服,不由得咧开嘴哈哈大笑,对包季卿领着弟兄们巧妙应付段祺瑞一行的各种计谋赞不绝口。
包季卿点燃支烟,坐在一旁低声说道:
“你先别高兴,天下恐怕又要变色了,孙中山和黄兴等人联合同盟会内部的所有党派,联合组建了统一的政党,叫国民党,并于一周前,也就是八月十三号,发表了革命党宣言。次日,原本宣称维护统一、拥护北京政府的同盟会军队将领,又开始公开发表演讲,停止解散同盟会旗下的五个军,再次开始征兵,其中以江西都督李烈钧最为强硬。”
“报纸上刊登,国民党发表建党宣言的当天,删除了男女平权这一条,十几个同盟会女议员勃然大怒,揪住主持国民党会议的宋教仁一阵暴打,孙文见状提前宣布散会……估计段芝泉也是因为国民党的成立而匆匆赶回北京的,否则他肯定会等你回来见上一面,他对你可是很有好感的。”
萧益民扔下手中的勋章,一屁股坐到包季卿对面:
“这么说,不正和我们心意吗?这天下可是越乱越好啊,只要四川不乱,我们就能抓住这两年宝贵的时间,拼命赚钱,悄悄扩编,立于不败而后求胜,总不能一辈子盘踞巴蜀一隅吧?我可是知道你满腔抱负的。”
包季卿一听,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你还是先顾眼前吧,段芝泉问我,为什么所有军队都制作了五色旗,帽徽也采用了五色星,唯独我们边军仍然采用自己的银色五角星?还有就是领章,别人都是红色的,我们的却是暗绿色的。”
“我搪塞说,这个式样还是赵大帅在世时定下的,包括源自振字营的飞豹旗,保留它有不忘历史的原因。而且,更换徽章旗帜又是一大笔开支,我们都穷得快揭不开锅了,那里还有钱重新置办?这才勉强糊弄过去。”
“我看这事不能再拖了,得早点儿做出选择,不能因小失大。”
萧益民想了想:“那就在大营门口竖起几面五色旗吧,其他的不换,我就是不喜欢什么五色旗五色星,与其刚换没几年又要换,不如保持原样,我们自己的军衔领章和胸章臂章最好看,也最科学,就不用换了!”
包季卿双眉一振:“你的意思是,不看好北京政府?”
萧益民颇为苦恼地挠挠头:“袁大帅具体什么时候倒下我没底,不过,就他那样最多也就是苦苦支撑个十年八年,别看国民党刚成立,这帮人只要继续不依不饶地拼下去,将来肯定能成事,所以我们得抓紧时间了。”
包季卿眉头紧皱,再次抽出支香烟续上火,一面吸一面沉思起来。
第120章 你玩虚的我玩阴的
进入九月,全国上下一片喧闹,袁世凯似乎也体会到了政党的重要性,开始命令手下组党。
对于袁世凯这一手,新组建的国民党大加讽刺,能阻止就去阻止,能拆台就拼命拆台,于是北京城里相继演出一幕幕闹剧,中央各部部长、副部长轮番辞职,又轮番就职,令中外各界眼花缭乱,想送礼祝贺都不知道该送给谁。
由国民党议员提出的组建全国铁路协会的提案获得通过,原先表示什么职务都不会担任的孙文先生本着为国为民的博大胸襟,欣然出任铁路协会会长,开始在袁世凯眼皮底下频频召开记者会,发表一次次激动人心的演讲,每次演讲时都呼吁迁都南京,要求政府引进外资、开矿建厂,接着为国民描绘一幅美好蓝图——十年内,建筑铁路十万公里,将祖国的大好山河连成一片,为改变国家贫穷落后面貌,为发展民生、造福子孙后代而不懈努力,鞠躬尽瘁!
全国各界民众为此雄伟目标,欢欣鼓舞,袁世凯可不是吃素的,心想孙文你在我眼皮底下耀武扬威、蛊惑人心我忍了,可你又不是政府官员,凭什么要求引进外资修路开矿?凭什么三天两头跑到日本人使领馆去,拿政府管辖的矿山土地作抵押借钱?
于是袁世凯的宣传机器开始轰隆隆发动,今天呼吁国民加强道德修养教育,明天宣布与英美德法各国展开友好协商,两个阵营再次开始轰轰烈烈的口水战。
坐落于祖国西南方的滇川两省,似乎都没有参与外面世界口水战的欲望。
云南省议会在川滇之战过后,悄悄通过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自八月起开始,云南各级政府向川商加倍征收税赋,此举再次引发四川各界的一片反对,两省文人又开始在报纸上对骂,打起了两省之间轰轰烈烈的口水战。
四川各地蒙受巨大损失的商人全都跑到成都哭诉,省议会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很快通过一项特别税政决议,要求镇守川南的王键第四师,全力协助新组建的川南各县政府,在通往云南和贵州的所有交通要道、水陆码头设置检查站,对所有云南北上的商品物资征收重税,征收到的税赋一半划归第四师所有,以补贴第四师官兵的戍边伙食。
王键开始时还犹犹豫豫不敢动,他在世代经商的家庭长大,深知此举会带来什么样的恶劣影响,于是立刻电报请示萧司令。
萧司令的回电只有一句话:明年的军饷你自己解决了!
王键和身边将校接到电报后大喜若狂,这不是允许我们堂而皇之的征税吗?虽然第四师已经划入省政府管辖之内,省府为了解决军队干政强行征税的痼疾,已经给川军四个师分别下拨一百万元的粮饷,保证各师一年之内的所有支出,这笔巨款让一至三师非常满意,也就痛痛快快地把征税权交给省政府。
但对于已经扩编为四个步兵团又五个直属营的第四师来说,这笔钱是远远不够的,总计一万一千五百官兵的第四师,需要萧司令在武器弹药上给予大力支持,之前他们缴获的价值两百多万大洋的金银财宝和大量古董字画,早已被爱财如命的参谋长包季卿运回成都总部,要不是还占领滇军的物资中转站宜宾县城南大营,获得大批粮食物资和驮马,第四师官兵恐怕吃饭都不敢放开肚皮。
三天不到,四川南部边境四个县通往云南的各要道和水陆码头,全部出现身穿橄榄绿军装的第四师官兵,一道道关卡迅速设立,一座座征用或者自建的木头营房拔地而起,从云南北上的所有商队,均被征收重税,运往云南的所有金属制品、钢铁铜锌等原材料、精盐粗盐、粮食农具和棉纱布匹等“重要战略物资”,一律扣押,调查清楚确实属于四川商人的,缴纳一成罚金即可通行,属于云南客商的则征收三成税赋,多说几句就全部没收充公。
两省之间的贸易战自此打响,两个月不到,各自把征收的税率从三成提高到五成,贸易往来遭受重创,对商品物资互补性依赖更大的云南,因此而苦不堪言。
萧益民对两省之间的口水战没有半点儿兴趣,更没时间、也没义务去参加文官们的各种会议,反正除重庆地区之外的四川全省税收权,均已掌握在省政府手里,各级政府已成立较为完善的税政警察队伍,有力地保证了全省税收的执行、汇总和统一调配,而且实行更为合理的农税和工商税,取消了满清政府遗留下来的厘金和捐税,四川大部分民众深感满意,萧益民的任务至此算是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