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你我中文网 > 斩龙[精校版]

斩龙[精校版] 第41节

作者:失落叶
“全队听令,放下长矛突击,目标……目标就选择那些在山坡上看热闹的家伙。试试我们阵形的厉害。”
“快马去告诉莽古尔岱,麻承塔的人从东面逃走了,让他别再砍那些溃兵,立刻带一部分人就追。”
“告诉巴图,抚顺关那边有兵丁要出来。让他借助右侧低洼的地势绕过去,击其后背,打垮他们。别让那些明军出来碍事。”
在马市的战场上,除周青峰与和卓外,看的最清楚的毫无疑问是关墙上的明军。今天要跟麻承塔交易,抚顺游击李永芳可是亲自赶来坐镇。莽古尔岱展开突击前,李大人就在关墙的敌楼上瞧着呢。
看到蒙古蛮子居然斜刺里杀出来搅合自己的生意,甚至要抢自己的银子,李永芳真是噌的一下心头火烧,怒冲云霄。他扶着关墙破口骂道:“这伙蛮子活的不耐烦了,立刻给我整队出兵,今日我要灭了这伙胆敢袭扰我大明边关的贼寇。”
关墙内稀稀拉拉的凑了一百多名抚顺千户所的兵丁,这就是抚顺关能聚集起来的全部人手。这些乞丐般的兵丁得知马市被一伙蒙古贼寇给突袭了,顿时拖拖拉拉,慢慢腾腾死活不肯出关。
李永芳掌控堂堂一个千户所,理论上应该拥有一千五百多的军队。可现在不管如何叫骂暴怒,他顶多把身边十来个家丁组织起来出关去救麻承塔。
在游击大人的官威和悬赏许诺下,十几个装备好些的家丁骑着马带着百来个步军兵丁出了关。李永芳再次上了敌楼远眺,结果一颗心差点从喉咙口蹦出来——远处的一片树林后冒起一阵烟尘,一根根长矛破天而出,接着是大概三百多人的枪阵徐徐而进。
李大人没有望远镜,只能瞪大眼镜仔细的看。看了一会他不禁发出一阵惊呼,“强军,竟然是一支强军!列队而进,不散不乱,张弛有度,进退有据,这是谁家派来的强军?”
古代对精锐的要求超低,‘三日一操,五日一练’,这就是强军的标准。小学生排个队在古代都属于纪律性超强的表现,这就是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区别。
在周青峰看来,他编组的运输队就是列个阵慢慢走,走的弯弯扭扭叫人实在看不下去。而在李永芳看来,这么多人走了两三百米居然还保持了基本队形,这就是奇迹了。而他还看到不时有骑马的传令兵前来纠正队形和传令,这更是表明指挥者……有大将之才。
而在另一头,麻承塔原本正依托在马市修建的几栋仓库跟莽古尔岱拼杀。虽然手下的人越来越少,可他誓死不退,就是不肯走。因为他要是退了,回去努尔哈赤也要砍他的脑袋,还不如战死算了。
只是杀红眼的时候,忽然有手下惊呼道:“主子,又来一伙敌军。”
高举长矛的运输队正从两三百米外慢慢推进,虽然还没到眼前,可步步紧逼的气势却已经体现出来。麻承塔只看一眼,心里也是咯噔冒出个词——强军。
“喀尔喀部怎么把这几百号人弄出来的?不对劲,我得去报告大汗,有敌人偷偷潜入靠近我们建州部了。这很可能是一场无人预料的偷袭。”麻承塔也算是有见识的人,看到运输队的长矛枪林就认定这不是支一般的队伍,必然是敌人精锐。
蝼蚁尚且偷生,麻承塔也不想死在这抚顺关外。一旦认定自己有逃跑的理由,他就不再去想事实到底是什么——这时候有重大军情通报大汗可是最重要的。想必大汗不但不会认为他临阵脱逃,反而会给他记一功。
麻承塔骑马逃走时还回头看了眼,正好是运输队挺着长矛将观战的一批闲人给驱赶离开。看到这支步军队伍发起攻击后竟然还能再次恢复阵形,他更是肯定了自己心里头的判断——大事不妙,有强军出现,我忍辱偷生回去禀报是正确的。
而在战场的一角,袁轻影和叶娜也正以惊骇目光看向挺矛前进的运输队。她们一路跟着周青峰的队伍越过边墙偷偷冒出来,马市战场尽在眼底。蒙古马队的突袭只能说正常表现,可看到长矛运输队的阵势。袁轻影不禁急声惊呼道:“这小土狗怎么搞出这么个大阵仗?他会撒豆成兵不成?否则哪来的一支强军?”
第0041章 杀过去啊
周青峰一出手就唬住了很多人。他愣是用一群泥腿子冒充强大的军队。当初陪他一起攻打龙王庙的十几个长矛手,现在都是他运输队的基层队长。这些没有受过任何军事训练的土包子现在成了维持运输队枪阵完整性的关键——不要懂脑子,听大当家的就行。
虽然现在拿着青铜望远镜的是和卓,但命令下达还是以‘大当家’的名义。大当家的说走慢点,基层队长们就走慢点;大当家的说要排成一条线,基层队长们就想办法排成一条线;大当家的说来个冲锋,于是基层队长们就带头一窝蜂的上。
和卓跟战场的距离非常合适,三百米左右正好将整个马市纳入视野,逃跑的商贩,乱窜的马队,节节败退的麻承塔商队,无头苍蝇般的长矛运输队,还有更远处抚顺关出动的明军,一切都尽收眼底。
三百米的距离又让骑马的传令兵能及时有效的把命令送达,他们好歹能分辨各个队长身上涂抹的红黄蓝三种颜色,这对于不识字的人来说实在是福音——周青峰不认识每一个基层队长,传令兵也不可能逐个的认人头,颜色成了最显眼的标志。
虽然在周青峰看来,三百多人的运输队派出去后基本就成了一群到处乱跑的羊。可在和卓看来,还能聚在一起的羊就是很好的士兵了。她很快对指挥这些羊群上了瘾,不断回到她身边的传令兵又再次带着命令出去实现她的意志。
和卓下令冲杀一波,目标就是毫无威胁的旁观商贩。
“兄弟们上啊,干死对面的混蛋。”王张两个小头目也觉着很是兴奋,这人一兴奋士气就高,就会有主动作战的欲望。欺负一伙毫无武装的商贩自然没什么难度,他们立刻挺着长矛嗷嗷叫的冲了出去。
“啊……天哪!这帮家伙真是丢尽了我的脸。”看到三百多人在跑动中踏起乱糟糟的烟尘,周青峰捂脸哀叹道:“和卓,你瞎指挥个什么鬼?我让运输队去接收麻承塔丢下的运货车队,你让他们去打看热闹的人干什么?那帮家伙今天上午都还是一帮种地的,他们不会打仗啊。”
周青峰担心自己这帮手下的虎皮被戳破,可和卓却比周青峰更有信心。她盯着运输队的长矛枪阵,语数极快地说道:“看,看,看,他们干的挺好。他们冲上了前面那个矮坡,那些看热闹的家伙在溃逃。”
“能不溃逃么?人家只是看个热闹而已。”周青峰已经不敢看那些土包子组成的队伍了。仅仅一个不到三十米的冲锋,对手还毫无抵抗之力,可三百人全放羊了。后头的人冲到了前面,前面的人堵住了后面,有人甚至被自家人的长矛戳到屁股在哇哇大叫,还有人太过兴奋脱离了枪阵。
“和卓,你让他们干点正事,行不行?我让这帮家伙装备长矛不过是有个防身壮胆的武器,不是用来发起攻击的。”周青峰实在见不得运输队冲锋后乌七八糟的布朗运动队形,“那伙看热闹的商贩全都跑掉了,你指挥的冲锋一根毛的成果都没有。而且这么乱的队形还怎么指挥?”
按周青峰的说法,和卓的随意指挥让运输队的阵形变成了布朗运动。而刚把看热闹的商贩赶走,整个运输队就好像赢得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他们居然站在矮坡上相互庆祝,庆祝自己三百多人撵跑了十来个闲汉——周青峰真想不通这帮人有啥好高兴的。
这难道不应该羞愧么?
倒是三百多人的运输队变得士气爆棚,充当基层骨干的队长开始大声叫喊‘整队,整队,大当家的在后头盯着我们呢’。
抚顺关的敌楼上,李永芳扶着关墙指节发白,左右几名随从也是面色凝重,关外那支来历不明的长矛枪阵实在出人意料。当长矛枪阵轻松赶跑十来个看热闹的商贩,李永芳竟然额头冒汗,不可思议地喊道:“这些穷兵汉居然在重新组阵,他们散乱之后居然还能再次列对。”
强军啊,毫无疑问的强兵劲卒啊!
大明朝的乞丐军队是真没这个本事,队伍杀出去后基本上就是一波流。人头一乱,军官再想指挥就是束手无策了。那些大头兵绝对不会再次聚集起来战斗,他们要么会四下抢掠,要么躲起来偷懒,要么干脆逃离战场。反正只要脱离军官视线,他们死都不会再次聚集起来。
眼前这伙士兵一个冲锋后队形也乱得不像样。李永芳觉着这很正常,要是冲锋都能队形不乱,他会觉着这是天兵天将来了——不用打,直接跪吧。可士兵冲锋后,基层军官还能把队伍重新掌控住,这个能力在明末就太逆天了。
这意味着这支部队可以反复发动攻击,可以自主战斗,可以充当战场上的中流砥柱。李永芳甚至有些眼热,他手下的家丁都做不到这点。
逃跑中的麻承塔看到这一幕,直接快马加鞭就溜了——这等强军出现在抚顺,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必须禀报大汗。
而追击麻承塔的莽古尔岱正在重新收拢他的蒙古马队,刚刚发起冲击的马队已经四散分开,再要把人聚集起来就不是容易的事情了。不少蒙古人把敌人冲散后直接进入抢劫模式,杀进麻承塔的货栈就不再管战场上的情况,甚至会故意不搭理指挥官的命令。
这时候抢些财物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有组织和无组织的区别。古往今来很多先胜后败的战争逆转就在这个时候发生。诈败的计谋往往就是诱敌深入,丢金银于道路吸引敌人士兵进入混乱,然后逆袭一波。
和卓让自己的侍女通知莽古尔岱,让他追击正在逃跑的麻承塔。可莽古尔岱就已经控制不住手下,往往好不容易喊来左边七八个人,右边的人又跑去抢劫。把右边的人收拢上来,左边的人又跑得不见踪影。
莽古尔岱知道自己手下的秉性,不让他们抢够了是不会重新聚集起来的。他为此气的挥舞马鞭哇哇大叫,可再看不远处冲锋后正在重新集结的长矛运输队,这位喀尔喀部的贝子爷心里真是一万头草泥马滚滚跑过。
这帮土包子居然还知道整队,他们难道不应该一窝蜂的散开吗?这马市上这么多被丢弃的财物,他们居然不去抢?这是上午才吃了一顿饱饭,裤腿都没洗干净的泥腿子?这是训练多年,久经沙场的强军吧?
莽古尔岱原本还嘲笑过这支运输队,说他们人多也是一群废物,装备木矛也就是装装样子,自己带队一个突击就能把他们像赶羊一样击溃。可现在看到这支队伍的素质,他笑不起来了。
抚顺关墙上,随从提醒李永芳道:“大人,我们的队伍上去了。”
李永芳在抚顺这么些年,花了不少银子养了三十多名家丁。别看这支队伍人不多,可按明末的标准已经是‘敢战之兵’,是精锐之师,是李永芳维持自己地位的根基。他让十多名家丁上阵,已经是投入莫大的资本。也正是有家丁领头,后面一百多军户兵丁才敢上场。
“大人勿惊,既然有十多名家丁压阵,就不怕对面那支步军。”随从宽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