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你我中文网 > 越战的血[精校版]

越战的血[精校版] 第1026节

作者:远征士兵
不处理她吧,那对那些牺牲的战士又没法交待,而且也不足以平民愤。
但对此陈巧巧却不以为意。
“你担心这个干什么?”陈巧巧蛮不在乎的说:“你以为我会那么笨,在造成大量的伤亡之后我还会说出来吗?”
闻言我不由一时语塞,一想还真对……这要是真造成伤亡了,陈巧巧就一口咬定自己也没发现,这是个意外也就可以了。
事情果然就像担心的那样,侦察大队的捕俘行动一开始进行得十分顺利。
捕俘组和接应组顺利的渗透进越军的防线……毕竟我军对越军的渗透侦察行动相对较少,这时的越军对我军的防备并不严,再加上越军兵力不足,尤其是在7.12战役之后,其就连一线的兵力都显得薄弱。
这也使得侦察大队的渗透只是小心的乘着夜色一边爬行一边排雷而已。这其中他们唯一的困难就是解决掉两个哨兵,然后再让两名战士装成哨兵的样子继续放哨。
火力掩护组也迅速在附近展开兵力,这其中包括了两挺重机枪和两组狙击手,他们的任务是在捕俘组和接应组撤回时为其提供火力掩护,一方面打退越军的追兵,另一方面也是压制越军的火力以免其对我军撤回的部队构成威胁。
捕俘也进行得很顺利。
也许是头一回,所以许良斌是亲自带队上阵,他们干净利落的用无声手枪干掉了越军军官的两名警卫员,同时许良斌上前一个枪托就在越军军官拔枪之前将其砸晕……毕竟是有备打不备,而有侦察大队还经过严格的训练,所以这一切都在几分钟内完成,甚至都没有惊动附近的越军。
直到许良斌在将越军军官背上往回跑时问题就来了……
原本并不会往下陷的田地这时就是一脚一个坑,就别说跑了,走起来都相当困难。
而且还不仅仅是速度慢的问题,脚陷入泥地然后再抽出来时会就会了发出很大的声响,这个声响在寂静的夜里很快就引起了越军的注意,于是马上就有几道手电筒朝这么照来。
战斗在那一刻就打响了,先开枪的倒是许良斌一行人,这也是我平时在训练中告诉他们的:“如果行动暴露,那么后开枪不如先开枪,最好还要让越鬼子搞不清我军的意图!”
许良斌就是这么做的,在越军手电筒照射过来时,他们不仅没有撤退,还转身用最快的速度摆出了进攻队形,接着大声喊着杀朝越军手电筒方向冲去……
越军一看到这场景就愣了:他娘的,什么时候中国军人这都杀到这边来了,而且还发起进攻!
越军的第一反应就是关手电,然后组织防御。
这就给许良斌争取到了一点时间,就在越军关手电组织防御时,他们不知道的是许良斌等人就一边朝后胡乱开枪一边撤退了。
当然,这时问题依旧存在,也就是俘虏还是很难背回去。或者说,侦察大队根本就没那么多时间这样慢慢的将俘虏背回去。
后来按许良斌的话说,就是那一刻他也有些慌了,他有想过干脆承认这次捕俘失败算了,也就是一枪把俘虏给崩了,然后带着队员全身而退。
但他还是不甘心,不甘心第一次捕俘行动就这么失败了,于是还在用最后一点时间寻找将俘虏带回去的可能。
下一秒他还真想出来了:用背包带将俘虏两支手一绑,然后就像拖尸体一样拖着俘虏跑……很明显,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背着俘虏时对地面的压力,而且由于田地较为平整光滑,所以拖着俘虏走并不需要费太大的力气。
当然,许良斌当时并没有想过什么压力之类的玩意,当时的他只是简单的想着,以前干农活的时候就知道拖着东西要比背着东西走要轻松得多,所以他就决定那么干了。
最终许良斌等一行人就十分成功的将俘虏带了解回来,甚至俘虏在被拖到我军军医面前还没醒,而许良斌等人除了一个被子弹擦破头皮之外无一伤亡。
“下次再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暗中对陈巧巧说:“可不可以先提醒一下。”
毕竟我军不是越军,所以有些适合越军的训练方法对我军就不一定会适用。
“没问题。”陈巧巧回答:“不过我就不敢保证这支部队真要是渗透进敌人防线内作战,会有怎么样的战果了!”
我不由有些无语,不过想想陈巧巧也许是对的,因为战场就是这么残酷,从一开始我们就要有这种面对危险的意识。也只有这样一直将自己置于真正的危险之中,才能让一支部队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为一支能在战场上生存的部队。
就像我们合成营,我们的成长又何尝不是一直都伴随着鲜血、牺牲和危险?
当然,在随后的战后总结里,我并没有对许良斌的这次成功给予好评,相反我还是将他们狠批了一通:“搞什么名堂,不是说经过精密的布署了吗?这就是你们的精密布署?现在只不过是捕俘而已,不过是在越军防线上拔一根毛。连捕俘都弄成这样,这要是让你们深入敌境去执行任务,那你们今天还有几个人能回来?!”
其实我心里也知道,这对于第一次参加捕俘行动的他们来说,表现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第五章 捕俘行动(三)
侦察大队的捕俘行动很快就变成了一种常态,毕竟侦察大队是一个营的编制,以排为单位每个排参加捕俘一、两次也就有几十次了。
当然,这些捕俘行动是不可能全都集中在老山地区的越军……虽然老山一带的防线也不短,但在我军对其几次展开捕俘行动之后,越军就提高了警惕并加强了警戒。
这还让我军的一次捕俘行动吃了一次亏,有一回越军是专门针对我军捕俘设下了陷阱,也就是有意布置了一个看起来很容易被俘虏的哨兵,而在这个哨兵周围则暗中多布置了几个暗哨。
甚至我还相信,越军这段时间在一线类似于这样的陷阱还有许多个,这是由于越军不确定我军会选择哪个目标下手,于是干脆就来个“广撒网”,反正这个布置也不用多少人手而且也只是多花点时间的问题。
从这一点来看,战场其实就是不断的演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事情,毕竟双方付出的都是自家性命,所以总是会使尽浑身解数与对方见招拆招。
越军的这种布置当然是十分有效的,因为这时我军侦察大队捕俘组很快就被越军摆放在明处的哨兵给吸引了目光……其实这也是侦察大队连续几次捕俘成功而产生了一种自大的心理,于是就没有发现越军其实还另有安排。
结果就不用多说了,这是侦察大队的第一次捕俘失败。
好在在最后关头,越军担任诱饵的哨兵表现反常……据指挥这次捕俘的五排排长王云海回忆,就在他们秘密向越军哨兵接近时,发现越军哨兵的目光总是有意无意的向他们所在的位置飘,而且动作突然就变得不自然。
这就引起了王云海的怀疑,因为很明显这名越军哨兵已经发现了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按照常理,做为一名哨兵如果发现了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那就应该察看、确认一番才对,而这名越军哨兵不只没有这样做反而装作没看见……这不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和部队的命运开玩笑吗?!
于是这就只有一个解释能说得通了……这是越军布下的陷阱,这名越军哨兵不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而是拿自己的生命做诱饵引诱侦察大队上前。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越军有多疯狂,竟然会以自己的兵为诱饵。
只不过很可惜的是,这名越军哨兵虽然勇气可嘉,但演技却不够好……其实这也不能怪他,任何一个人在知道黑暗中有敌人悄悄朝自己靠近而且随时还有可能将自己杀死的话,都不可能会像平常一样保持镇定和自然的。
想到这里王云海当机立断,马上发出行动取消全军撤退的暗号。
越军暗哨也很快就察觉到这一点,当即就有两个排的越军一边打枪一边朝我军撤退的方向追了上来,另外还有一个排从侧翼直插我军捕俘组的退路企图包围我军。
这时接应组就及时做出了反应,他们在第一时间为捕俘组的撤退提供火力掩护,接着用最快的速度在我军后方布下大量的地雷……当然,这个布雷就没有再挖坑了,只是简单的将地雷激活然后放在草丛里。
这些都是陈巧巧训练的结果,而且还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演练,所以战士们对此是驾轻就熟,就算是在黑暗中也能轻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