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小曦连忙说道。
就算是真的二选一,她也肯定不会去选李谙。
见识决定格局。
安小曦不是那种事业心特别强的人,她从小长到大就没有真正吃过什么苦,自然也不会为了红去不择手段。
她是想红想走得很远,但必须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参演某个大导的一部作品,从此之后一飞冲天。
不是说没有这样的例子。
只是通过这种方式一飞冲天的明星,结局往往都不太好。
郝运给她规划的路子,她就非常喜欢。
真正的表演艺术家是要一步步走出来的。
安小曦才18岁,还没被现实毒打过,正是斗志昂扬的年纪。
表演艺术家就是她的梦想。
小的时候想当奥黛丽赫本那样的大明星,懂事了之后想当表演艺术家,将来如果发现当表演艺术家无望,以她的性格,大概率是当一条没事就到处玩的咸鱼。
“那估计早着呢,你们看了剧本再说吧。”郝运点点头。
他其实也挺好奇李谙到底打算拍什么电影,为什么都不找他试试呢,看不起人怎么滴?
现在,郝运和安小曦绑定是当下最热门的cp。
就算郝运没有在变形人这事上帮安小曦发声,他们也不会错过这样的国民cp。
“到时候也请你帮我看一下那个剧本,如果好就演,如果不好就算了,别人稀罕,我才不稀罕呢。我觉得郝妹你将来一定会比李谙更厉害。”
安小曦真的不是拍马屁。
能拍出好电影是一项本事,但是能够处理姓宋的那样的人比能拍好电影可厉害多了。
安小曦现在已经成了郝运的脑残粉。
开始盲目崇拜郝运。
“那就等他剧本拿过来再说。”郝运点头。
“姜闻导演那边的电影什么时候拍完?”安小曦问道。
“最近几天吧,他现在集中拍摄我的戏份。”姜闻也知道郝运比较忙,所以决定优先拍郝运的部分。
郝运饰演的角色,剧情不用那么纠结,他只算是一个配角。
至于一般人想象的姜闻在片场手把手教学,把自己的东西填鸭式的对郝运倾囊相授,这在《太阳照常升起》片场几乎是一件从未发生的事情。
郝运向姜闻请教,姜闻肯定教。
但是只教技巧性的东西,从来不让他的风格去影响郝运。
因为姜闻觉得,郝运现在正是塑造个人风格的关键时候,他希望郝运成长为大导郝运,而不是姜闻的徒弟郝运。
而且,姜闻的风格太过于强烈,一般人根本学不到精髓。
郝运或许能学到精髓,可是学到了又如何呢。
学着他各种往电影里塞私货吗,还是学着他被封杀五年?
郝运能做的事情,路扬也一样能做。
为了不让郝运受到太多影响,姜闻是拍完戏就打算赶郝运走。
有戏去拍戏,没戏就回老家去看看爹妈。
至于路海波的儿子会不会受到他风格的影响,从而走上事业的弯路。
关他什么事,又不是他徒弟。
郝运把安小曦送回家,自己才回到住处。
家里有个奖杯等着他呢。
第7届cctv-v音乐盛典,郝运虽然没有去现场,但人家还是给他颁发了一个“内地年度最受欢迎男歌手奖”。
没办法,郝运现在实在是太火了。
你办音乐类颁奖,如果把他给漏了,网友能用口水喷死你。
内地年度最受欢迎男歌手奖比不上内地年度最佳男歌手——这个奖被韩磊拿了,但也算是不错的大奖了。
含金量肯定不算太差。
【恭喜宿主,获得《第7届cctv-v音乐盛典·内地年度最受欢迎男歌手奖》证书,可存放属性380点】
【恭喜宿主,获得证书宝箱(中品)】
【打开宝箱】
【恭喜宿主打开证书宝箱(中品),获得创作+5(永久),音乐《in the(新世界)》。】
似乎是一段配乐。
《in the》其实和《in title》一样,都是主题曲的意思。
只是上一次系统没给出是什么主题曲。
所以,人家问郝运这首曲子起什么名字的时候,他就直接给了《in titles》。
态度非常的敷衍,显示出创作家放荡不羁的性格。
俞锋事后经过一番思索,既然中文名叫《闯关东》,那英文名干脆就用了《northeast》这个名字。
关东就是northeast或者eastshanhaiguan,另外一个名词kanto常被用作霓虹的那个关东。
询问郝运的意见,郝运自然不会反对。
郝运这次新得到的既然是什么《新世界》,那中文名郝运自然就选择《新世界》,英文名正好就是《new world》,虽然重名有点严重,但是撞衫不可怕,谁丑谁尴尬,就看谁的音乐好听了。
我郝霸天对自己创作的音乐有信心。
系统,再来一首!
可惜这个颁奖礼只给了他一个奖。
郝运在首都只待了一晚上就去云南继续拍戏了。
赶紧拍完也好,他打算去《疯狂的石头》那边去看看,还给他安排了一些戏份呢。
至于《头文字d》的票房成绩,郝运也一直关注。
这关系到他和周杰轮谁更嚣张。
首日票房方面,《头文字d》全面胜出,说明周杰轮在人气方面确实比郝运要强一些。
专辑卖的多确实是本事。
更何况他最近正好各地开演唱会。
不过,首日票房的高涨之后,《头文字d》就如郝运所预料的迎来了口碑上的诟病。
这个女主是专门来恶心人的吧。
导演你是不是有病。
至于片方解释这是原著设定,那原著党的唾骂又开始了。
没办法,这种人气漫画改编的电影,必然要面临原著党的非议,艺术形式不一样,电影又不可能完全照搬。
第460章 《疯狂的石头》拍摄
郝运没看过《头文字d》的漫画,所以不知道电影和漫画有多大差别。
只是觉得电影还是比较漫画风的,应该很受漫画读者喜爱。
但原著党却能够明确指出差别所在,他们不满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几个人物。
一个是拓海的父亲藤原文太。
藤原文太是电影和动漫几乎完全不同的角色之一。
动漫里的文太有一双小到变成一条缝的眼睛,虽然电影对这个特点极力演绎,奈何黄丘生演成了色眯眯又睡不醒的样子。
喜欢喝酒,但是动漫中并没有整日酩酊大醉的场面,而在电影里的文太几乎一直是醉醺醺的样子,而且似乎很喜欢泡夜店。
除了喜欢喝酒,电影中的文太还总是对拓海进行“棍棒教育”,仿佛对拓海的爱全都隐藏在了打骂中,动漫中的文太却是稳重慈祥的父亲形象。
为了强行树立反派将京一塑造成了大恶人,实际上在动画里京一是一个很好的老师。
中里毅和高桥启介被压缩成了中里毅一个角色。
藤原文太郝运不好评价,但是中里毅这么做是对的,因为在剧情推动上,中里毅和高桥启介起的作用差不多。
更少的角色有助于降低观众的记忆成本,毕竟电影的时长是很有限的,又要介绍人物又要推动剧情,角色太多的话形象不丰满,观众就记不住了,弄不好还容易脸盲。
不过人物怎么砍,情节怎么改,就成了一个技术性难题。
漫改电影真特么吃力不讨好啊。
郝运最近在看《小森林》的漫画,争取把它的剧情更加华夏本土化。
去掉原作的东西,还必须增加足够多的亮点,这样才能够让电影出彩。
当然,郝运做《小森林》的原则就是美。
图画美,人也美。
华夏美景无数,即便是乡村也别有风味。
安小曦就更不必说了,把她往田间地头一放,那就是一幅绝美的油画。
《头文字d》或许是因为爱情线的问题,尤其是女主“援助”叔叔的设定,让内地、香江、湾湾都不太能接受,所以《头文字d》接下来的票房涨势就没那么好。
反倒是《那些年》在对比之下,收获了不少的好评。
美其名曰,洗洗眼睛。
另外,前有《史密斯夫妇》上映,后有徐恪《七剑》夹击,《头文字d》的生存环境比《那些年》更加艰难。